2025-10-02

當你踏入精油的世界,五花八門的名稱可能讓人眼花撩亂。但在你購買精油之前,有幾個常見卻容易誤導的名詞,你一定要搞懂!否則可能買錯產品、用錯方法,甚至傷害健康。往下看,帶你快速釐清幾個常見的誤區,聰明選購精油!

水溶性精油→精油怎麼可能溶於水?

聽起來好像很方便?錯!真正的純精油(Essential Oil)是脂溶性的,不會直接溶於水中。
所謂「水溶性精油」其實多半是添加了乳化劑、酒精或化學溶劑的混合液體,目的只是讓它們能夠分散在水中使用(例如在噴霧、泡澡中)。但這類產品的天然純度與功效通常不如真正的精油,而且部分成分有可能引起皮膚刺激或過敏。

※購買建議:如果你要用在芳療、按摩、擴香等用途,請選擇「100%純精油」(Pure Essential Oil),別被「水溶性」三個字騙了!


香氛油/香精油不是精油,千萬別搞混!
市面上常見的「香氛油」、「香精油」英文名稱可能是 Fragrance Oil 或 Perfume Oil,這類產品通常是人工合成的香料,並不含植物萃取的天然成分。
它們的主要用途是製造香味,例如香氛蠟燭、香水、芳香噴霧等,價格便宜、香氣持久,但完全不具備精油的芳香療效(Aromatherapy)。而且部分香氛油可能含有潛在致敏或刺激物質,不適合直接接觸皮膚或用於身體保健。

※購買建議: 想要真正體驗植物療癒力?請認明產品標示為「Essential Oil」,並標明植物拉丁學名、萃取部位與產地。

食品級精油→能吃≠可以亂吃!
聽到「食品級精油」,你可能會覺得這是可以安心食用的天然精油。但事實是:

*多數精油即使來自天然植物,其濃度極高,誤食可能造成毒性反應。
*即便標示為「食品級」,那也只是說它的成分符合某些食品安全標準,不代表你可以直接喝、加在食物裡或長期內服使用。
部分精油(如薄荷、檸檬、甜橙)確實在食品中使用,但那是在專業稀釋與控制劑量下進行的,絕不能DIY亂用。

※購買建議: 若你不是專業芳療師或在醫療指導下,精油不建議口服使用。外用與擴香才是精油最安全也最常見的使用方式。


精油的世界很美,但不能只憑「香」
選購精油時,了解產品背後的名稱與真相,比單憑氣味或價格重要得多。記得:
「水溶性精油」≠ 真正的純精油
「香氛油」只是香味,不具療效
「食品級」不代表可以隨便吃!
選對精油,用對方法,才能真正享受植物帶來的天然療癒力!

 

★GOODMAKER產品含經驗證的精油保養成分